2012年2月8日 星期三

社會支持網絡 & 社區幸福感


        社區幸福感高的國家,其相對擁有較佳的社會支持網絡。諸多研究證實,擁有良好的社會聯繫有助於個人的生活適應、壓力緩衝、身心健康、延長壽命或獲得就業機會,以及帶動整個社會的友善信任、包容接納、公民參與、快樂幸福。

        目前,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 『美好生活指數』已將「社會網絡支持度」列入其指標之一。然而與歐美國家相較,亞洲國家(南韓、日本或中國)有關社會網絡支持度的品質或曾受陌生人幫助的比例相對居後。因此,我們必須拉高國家發展的全球新視野,轉而向澳洲、紐西蘭或其他北歐國家取經如何提昇社區幸福感的實務做法。

        對社會大眾來說,朋友、家人、鄰居、同學或同事等常是其重要的支持來源。政府必須超越衛生社福政策的舊思維,挹注更多資源在建立不同的社會支持系統,以使更多國人無論老老少少在任何時刻皆可得到身旁貴人的協助或支持

※修訂:2012/2/19‧2012/3/18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美好生活指數』引用2010年蓋洛普對35個國家的調查資料顯示,民眾相信在需要時有人可依靠的比例,冰島(98%)、丹麥(97%)、愛爾蘭(97%)、紐西蘭(97%)與瑞典(96%)名列前三位,亞洲國家表現相對居後,日本(90%)僅達OECD國家平均值(與東歐國家相同水準),中國(76%)與南韓(80%)則名列倒數第一及第三位。經進一步分析發現,社會網絡支持度與生活滿意度有顯著的正相關(r=.73,p<.05)。



         另一個評估社會信任或支持網絡的指標是「最近一個月曾接受陌生人幫助」的比例。在28個OECD國家中,亞洲國家的表現亦相對不佳。南韓(42%)雖然接近OECD國家的平均值,但仍少於50%的比例。日本(23%)則更居各國之末。反觀,美國(66%)、加拿大(66%)、澳洲(65%)與紐西蘭(64%)則名列前三位,其六成五左右的人民認為自己在最近一個月曾接受陌生人的幫助。



        台灣民眾的社會支持網絡概況,可從2002年《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的結果看出一些端倪。近三成(28.8%與29.1%)的人認為自己在生活上遇到困難或為心事所煩心時,無法找到任何人可以幫忙或傾聽、聊一聊。中研院《社會意向調查》在2008年的調查也有類似結論,超過三成(32.6%)的人在自己有煩惱或心事時,其不容易(很不容易、不太容易)找到家人以外的人來協助解決。

         相較以上社會調查結果,校園學生可能有佳的同儕支持網絡。「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中有關全國大一及大三學生的2006年調查數據發現,大一男女學生有七成六比例能找到各種方法、資源來幫助自己有效處理各種負面情緒。而九成左右(男87.9%、女93.6%)的大三學生常常得到其他同學的協助。



          尋找親友的支持是一般美國人最常用的紓壓方法之一。美國心理學會在2008~2011年的全國壓力調查顯示,選擇以「花時間與朋友或家人相處」做為抒壓方法的比例皆在四成上下,其中2010年離五成不遠。



指標定義:

社區」(community)的定義甚廣,其中之一為意指一群人之間的互動關係與社會連結(Duffy & Wong, 2003)。一個強大的「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或社區系統,可提供情緒支持、經濟援助、工作引介或服務方案等功能。反之,如果處在較弱的社會支持環境,就容易因為有限的經濟機會、缺乏與別人接觸等影響,最後導致孤獨感產生,甚至被社會所排除。目前諸多研究文獻(Roberts, 1996;Wethington & Kessler, 1986; Matt & Dean, 1993; Holt-Lunstad, Smith & Layton, 2010;APA, 2011;OECD, 2011)均證實,擁有廣泛及支持性的社會網絡有助於生活適應、壓力緩衝、身心健康、延長壽命或獲得就業機會。良好的社會聯繫(朋友、家人、鄰居、同學或同事之間)甚至能帶動整個社會的友善信任、包容接納、公民參與、快樂幸福。

社會連結」(social connections)如何測量呢?經合組織(OECD) 『美好生活指數』的「社區」向度則以「社會網絡支持的質量」與「社會接觸的頻率(次數)」兩大指標為代表,其在調查「相信在需要時其有人可以依靠」與「在最近一個月曾接受陌生人幫助」的民眾比例。而台灣雖然不屬OECD國家,也有類似的全國調查(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社會意向調查、高等教育資料庫)可供參考。

OECD的2011年研究報告《How’ Life: Measuring Well-being 》曾分析指出,社會網絡支持度與生活滿意度有顯著的正相關。而且在最新年報《OECD Yearbook 2012》顯示,其『美好生活指數』的11類幸福指標中,世界各國民眾一致認為「生活滿意度」是最為重要的。可見,社會支持網絡或社區聯繫亦是提昇國家整體幸福感的關鍵指標之一。


政策意涵:

雖然亞洲國家的國情或文化較為相近,但日本或南韓的社區聯繫狀況並不良好,日本只有1/4比例人的在最近一個月曾接受陌生人幫助(居OECD國家之末),韓國僅八成民眾相信在需要時有人可以依靠(OECD國家倒數第二)。此真正原因為何,仍有待進一步探討。因此,我們未來必須打破凡事師法日韓的迷思,拉高國家發展的全球新視野,轉而向澳洲、紐西蘭或其他北歐國家取經如何提昇社區幸福感的實務做法,並且從中找到具有台灣特色的幸福指標及幸福政策方向。

社會支持網絡的良窳在不同群體(如社經地位)之間有顯著的差異,老人、窮人、低教育程度者等則屬於較弱的一群人。澳洲的社區幸福感相當高(95%的民眾相信在需要時其有人可以依靠;六成五的人在最近一個月曾接受陌生人的幫助),其新南威爾斯省已開始多面向地探討弱勢社區(社會排除與貧窮)學童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概況,並依此結果透過的長期倡導行動(Growing Communities Together),進一步結合政府與民間慈善力量來增強其社會支持網絡、社區連結及在地改變的能量(組織和決策)。另外,OECD指出都市規劃或教育政策也是攸關建立社會支持系統的部份。

據中研院社會意向及社會變遷兩項調查發現,有將近三成(高於OECD任何國家!)的人在生活上遇到困難或有煩心之事時,其無法或不容易找到人來協助解決,甚至有人傾聽或聊聊天也是一種奢望。過往,台灣社區的活動或方案多屬短期性的計畫,未來相關單位或機構如能努力設法讓這些計畫能夠長期持續下去,參與的民眾才能透過頻繁的人際互動機會,建立起信任感,進而發展出相互支持的關係網絡及社區歸屬感,民眾快樂幸福感也相對能維持較為長久。

政府不能永遠在做亡羊補牢的事情,應超越衛生社福政策的舊思維,進而挹注更多資源在建立不同群體(職場員工、學校師生、好朋友、農漁村、部落等)自然的社會支持系統,或結合現有運作不錯的支持網絡(老人中心、寺廟或教會、社區發展協會、自助團體、大學志工社團等),定期或有系統的讓民眾學習如何扮演好別人生命當中的貴人,期使更多國人無論老老少少在任何時刻(尤其處於危難)皆可得到身旁生命貴人的協助或支持。



資料來源:

OECD (2012) OECD Yearbook 2012: Better Policies for Better Lives.

OECD (2011) Better Life Index: Community.

OECD (2011) How’ Life: Measuring Well-being.

OECD (2011) How’s Life?: Social Connections.

OECD (2011) OECD Insights: Human Capital.

APA (2008-2011) Stress in America Press Room.

Duffy & Wong (2003) Community Psychology. Allyn and Bacon.

Nelson & Prilleltensky (2010) Community and power in Community Psychology: In Pursuit of Liberation and Well-being, 101-124.

Australian Policy Online (2011) Social capital among school students in disadvantaged communities.

APA (2011) Getting Along with Co-workers May Prolong Life, Researchers Find.

Roberts (1996) Friendships between older women: Interactions and reactions. Journal of Women and Aging, 8(3/4), 55-73.
Wethington & Kessler (1986) Perceived support, received support, and adjustment to stressful life event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7, 78-89.

Matt & Dean (1993) Social support from friend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elderly persons: Moderator effects of age.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34(3), 187-200.
Holt-Lunstad, Smith & Layton (2010)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mortality risk: A meta-analytic review. Plos Medicine, 7(7), 1-20.

Crabtree (2012) Gallup News: Social Support Linked to Health Satisfaction Worldwide. New!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2002) 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2008) 第二次社會意向調查。

彭森明 (2006) 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94學年度大一問卷調查描述性統計表分析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彭森明 (2006) 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94學年度大三問卷調查描述性統計表分析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陳嘉鳳、周才忠 (2012) 台灣民眾主觀快樂幸福感之樣貌與未來之發展方向。「兩岸三地華人社會幸福狀況的探討」研討會論文集。 New!

周才忠 (2011) 社區幸福方案的創新模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