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9日 星期一

台灣人幸福感趨勢


         這數十年來,不少國家的民眾快樂幸福感均有急速攀升的現象。以亞洲為例,南韓(尤為明顯)、印度與日本的民眾快樂程度就是逐年在增加。而台灣與菲律賓兩國的平均值不低,但卻呈現下滑趨勢,值得國內各級政府的警惕。

         在台灣,生活快樂的民眾比例仍佔絕大部份(八成至九成之間),並且歷年來沒有太大變化。因此,就《國民心理健康促進》的觀點,如何讓多數人過得更加快樂、生活有意義,將是未來努力的重要方向。例如,幸福社區、幸福職場、快樂校園等,以及身旁可及的社會支持網絡。

※修訂:2012/3/17


         綜合「世界快樂資料庫」與「世界價值觀調查」的近三十年調查結果發現亞洲各國中,菲律賓與日本民眾的快樂程度(1~4)普遍較高(皆在3.00以上)。台灣分別為1995年的3.20、2000年的2.89、2006年的3.04,其平均值為3.04。



        如果以歷年趨勢來看,這三十年來,南韓民眾快樂感增加的幅度(24.1%)最為明顯,其次是印度(7.1%)與日本(6.7%),中國大陸持平。台灣(-5.0%)與菲律賓(-8.4%)民眾的快樂程度則呈現下滑的趨勢,且後者降幅更大。

        依據中研院在2004、2005、2007及2009年進行的「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顯示,近年來台灣自評整體生活快樂(還算快樂、很快樂者)的民眾皆佔人口中的大多數,最高曾達到近九成(88.2%)。

        中研院社會所的「社會意向調查」在2007至2009年的五次結果,生活快樂的台灣人最少也有七成左右(69.2%)。
      

指標定義:

我們一般所稱的「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乃是由快樂程度生活滿意度換算來的。測量民眾的快樂程度也是建構「國民幸福指數」的重要項目之一,或透過各項客觀的社會指標來預測民眾主觀的快樂感受,以供相關政策和服務的參考依據。假使針對這些相關指標設計出社區、職場、校園等幸福方案,或許有可能改變民眾的一些主觀感受。


政策意涵:

從國際調查數據觀之,近三十年來,不少國家的民眾快樂幸福感均有急速攀升的現象。以亞洲為例,南韓(尤為明顯)、印度與日本的民眾快樂程度就是逐年在增加,而台灣與菲律賓兩國的平均值不低,但卻呈現下滑趨勢。而《蓋洛普》公佈的最新調查結果也發現,南韓民眾「展能(thriving)」(對目前及未來的生活抱持樂觀態度)的比例高過新加坡、台灣、日本與香港甚多。此亞洲國家幸福感的發展變化,值得國內各級政府的警惕。

過去亞洲四小龍一直相互以經濟或科技發展來競爭,但甚少在人民快樂幸福這方面一較高下。展望未來,「除了拚經濟,也不要忘了拚快樂」,或許也應該是台灣政府要儘速調整過來的國家發展政策(陳嘉鳳、周才忠,2011;陳嘉鳳、周才忠,2012)。

我們也可從中研院的歷年社會調查結果,看到一些穩定的趨勢,也就是自覺生活過得快樂的民眾還是遠多於覺得不快樂的人。國外各種自評快樂程度的研究結果,通常也都印證此一基本態勢。因此,如何透過群體介入或整體環境的改善,讓多數人過得更加快樂、生活有意義,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亦能維持自覺良好的心情感受,此將是各級政府相關幸福政策及國民心理健康促進的重大考驗或挑戰。



資料來源:

Veenhoven (2011) World Database of Happiness.

Inglehart, Welzel & Foa (2008) Happiness trends in 24 countries, 1946-2006.

Inglehart, Foa, Peterson & Welzel (2008) Development, freedom, and rising happiness: A global perspective (1981-2007) in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3(4), pp. 264-285.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2004-2005, 2007, 2009) 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2007-2009) 台灣社會意向調查。

陳嘉鳳、周才忠 (2012) 台灣民眾主觀快樂幸福感之樣貌與未來之發展方向。「兩岸三地華人社會幸福狀況的探討」研討會論文集。 New!

陳嘉鳳、周才忠 (2011) 拚經濟,也要拚快樂。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