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非志願失業(社會經濟因素)


        社會經濟的因素,常造成不預期性的失業潮。例如2001年台灣經濟衰退與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風暴期間,就產生大量的非自願性失業(involuntary unemployment)人口。從主計處「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的失業人數統計,我們可以看到這兩波竄昇的明顯趨勢。

        這些非自願失業者多屬青壯年階段,突然面臨公司關廠歇業、放無薪假或直接被裁員,除了引發個人身心健康問題,更衝擊到其家庭穩定、婚姻關係或子女發展,甚至影響整個鄰里社區的興盛。


在1980~1990年代,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的狀況尚不多見,
但自2000年之後,這樣非自願的失業人數開始急遽增加。
2002年達到第一波高峰(可能受到前一年台灣經濟衰退的影響),
雖然隨後幾年明顯下降,但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又創下歷史新高。


社會經濟因素造成的非自願失業者多屬25~44年齡層,
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就占六成的「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失業人口。
這些失業的青壯年,可能大部份是家庭支柱、職場主力和社會中堅。



當社會經濟處於不佳狀況,相對減少就業的機會及提高謀職的門檻。
這對於「初次尋職」(無工作經驗)者來說,可能是雪上加霜。




政策意涵:

政府針對失業問題,總會祭出各種政策利多,但這些短期性方案是否具有關鍵的激勵作用,仍需謹慎看待。比較有效、積極的政策作為,是運用新思維與多元策略,研擬次級改變(secondary order change)或長期及普遍性的預防策略。

社會經濟危機所引發的非志願性失業,不能忽略勞動市場背後的社會正義問題。如果握有公權力的政府官員願意成為失業民眾的有力支持或後盾,或以其需求為依歸,此最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也是真正治本之道。





資料來源:

行政院主計處 (2011) 人力資源統計年報資料查詢

周才忠 (2009) 失業潮,台灣心理衛生專業之新挑戰

周才忠 (2009) 經濟蕭條時代的陷落與掘起:社區心理學的批判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